当前位置: 首页>街道服务动态> 正文

暑期实践 | 青春共建长江经济带 · “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江夏区博物馆开展实践

字号:
时间:2024-07-17 11:18 来源:江夏文化云 作者:系统管理员

2024年7月11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江夏区博物馆(江夏区文物管理所)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考察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司法保护路径,针对司法机关发动的司法能动措施与博物馆等不同主体在文物保护中的协调配合机制展开调研。

实践队出发前 与江夏博物馆工作人员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队员合影

实践期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扎实推进,实践队队员随江夏区文物管理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开展文物巡查工作,学习文物普查一线工作经验,对于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

跟随江夏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实践队来到槐山矶石驳岸上。槐山矶石驳岸位于江夏区槐山西麓长江江岸,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为保障长江行船安全而设置的永久性水利工程,198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浩荡的长江江面之上,矶石驳岸宛如岸上金黄的书页,见证着数百年来长江航运的故事,也见证着江夏文物保护工作者数十年来的坚守。

槐山矶石驳岸一角 目前长江处于汛期 矶石驳岸的大半部淹没于水中

“目前江夏区有三处‘国宝’,槐山矶石驳岸是一处,第二处就是湖泗瓷窑址群,第三处是北伐烈士陵园。”江夏区文物管理所余主任介绍了江夏区重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情况。“对于这个位置,我们每个月都会安排人来。比如说除草,树长多了也会清理;清理人员发现(文物)有损坏会及时向我们报告,我们会立刻过来进行修复或维护工作。”

文物可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余主任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它们的区别:“我们所说的可移动文物,统称为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的。它是可以随着人走,比如说我博物馆里面我换个展览,这个文物就可以随时撤掉,再上一批新的,这叫可能移动文物,这是大众这么说的;不可移动文物,就是比如这个槐山矶石驳岸,这个东西得六百多年了,嘉靖年到现在六百多年,这个东西肯定搬不走了。”

低级别文物,主要是指市县级和尚未定级的文物,是相对于全国重点文物和省级重点文物而言的,然而“低级别”并不意味着“低价值”。《“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协调发展。持续改善低级别文物保存状况。

“你不能说他级别低我的就不管他了,他级别高我就去管他,这是不行的,因为这个都是我们当地文化的特色,如果说我们不保护,若干年之后这个东西消失了,消亡了,就是损失。”谈起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江夏区博物馆程馆长颇具情怀,与我们探讨保护低级别文物的重要意义。

在槐山矶驳岸旁 普查队队员对附近的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槐山留云亭”碑文进行维护

“我们形成了文物保护三级网络:第一级是我们文物管理所,第二级就是文化服务中心,第三级就是每个文物点的文物义务保护员,形成三级网络。”通过建立有效的“三级网络”巡查机制,文物义务保护员每月最少进行1到2次巡查,对文物情况进行拍照上传,对文物损坏、破坏情况及时反馈,“然后我们会及时找到源头去制止这个问题。”程馆长向我们介绍,“低级别文物其实指的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般文物点。”在巡查保护上,对于文物的保护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

程馆长向我们介绍,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特别是对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施工行为,法律进行了严格的规制。以槐山矶驳岸为例,根据《文物保护法》,“我们要根据这个保护范围跟建设工程地段的要求,提供一个红线,这个就用本地话说是不能越红线。对于这个文物的保护,应该是离这个文物基础本体要50米开外,就是它的保护范围,50米开外之后再往外延伸,一般都是20米到30米左右,就属于建设性地带。比如说这个地方有人在施工,如果是建设固定带或者红线是肯定要停工的。”对于不同级别的文物附近的施工行为,需要不同层次的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在此过程中,文物管理所一般进行实践考察、监督,也可以按照上级指示作出举措。

在槐山矶驳岸 江夏区博物馆程馆长向实践队员介绍“司法保护令”与行政执法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2024年5月22日,江夏区人民法院在全省首次适用《长江保护法》,为槐山矶驳岸颁发文物“司法保护令”。结合此前在江夏区人民法院五里界法庭的访谈以及前期准备,实践队员就文物“司法保护令”与程馆长进行了探讨。

程馆长指出,司法保护令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有很大的推动力,“因为有东西在这里就是有法可依。”特别是司法保护令明晰了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对槐山矶驳岸文物保护的范围、内容进行了释明:“它上面写到了《民法典》第九条,《文物保护法》第七条、第十七条,《长江保护法》第十五条,就是他告诉你,第一个他规定了并禁止对槐山矶石瓷砖、古碑、古墙、古筑石等的拆除、毁坏、占用。第二个就是保护线,第三个就是建设控制地带线。”

在槐山矶驳岸 实践队员观摩槐山矶驳岸司法保护令碑文并就有关疑问进行讨论

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璀璨文化,是文明的瑰宝。法治建设是文物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想见,在司法机关颁布司法保护令以及文物管理机关的巡查普查、监督保护措施的协力下,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网”将越织越密。

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程馆长对大学生和公众的参与充满期许:“(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就是摸底,然后再来进行总结,大家推广、宣传,让市民都有这个保护意识,知晓有哪些文物,我们文物为什么要保护”,从而让大众能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上来,为文物保护与普查提供更多的线索。实践队将继续积极投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现实与法律实践,让文物保护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让文化遗产在吾辈手中焕发新的生机。